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弘光政权的终结并没有让反清复明的浪潮减弱,反而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更加坚定了光复汉室、思旧故明的信念。鲁王监国与隆武政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鲁王朱以海在绍兴被拥戴为监国,带领一干反清之士为光复明朝而努力,而与此同时,在不远的福建建宁,唐王朱聿键也在众人的拥立之下称帝,是为隆武帝。不管是鲁监国还是隆武帝,他们的力量相对于清军来说都太过弱小,如果能相互合作,互通有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才有可能将反清事业做大做强。当他们在无意中听到彼此的消息时,第一反应确实也是要进行合作,但是鲁王监国和隆武皇帝要合作就有一个致命的尴尬问题,谁才是说了算的哪一个呢?按照血缘亲疏来论,朱以海和朱聿键都不算是正统帝系的核心亲王,只是旁系斜支中一个较远的宗室成员,但经过复杂的辈分推算,朱聿键应该给朱以海当叔叔,由此一来,隆武政权一方就理直气壮地认为,鲁监国应该给他们做下属支脉,一切行动听从隆武帝的命令。此论断一出,鲁监国觉得非常匪夷所思,莫不说哪里突然多出来一个素不相识的叔叔上来就要他听话,就是集结抗清也是他与拥立之臣共同努力独立进行的,凭什么突然就被你收编了呢?于是隆武政权就和鲁王监国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哪怕目标和主要矛盾全都一致,也都不愿意低下头来和对方合作共赢——这一点矫情劲儿倒是完美继承了晚明文人的突出特点。清政府自然乐得见到敌人内讧纷起,互相争执的局面。不到一年,鲁监国与隆庆帝就在与清军的交锋中先后失利,力量大衰,即便如此,二人依旧形同陌路、水火不容,清军各个击溃他们易如反掌,浙江与福建明明唇齿相依,相互照应配合应该会事半功倍,但却因为一点权力之争形成鹬蚌相争之态,最后惠及的,还不是共同的敌人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