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真正要反对的,还不是上述那些由性格导致的被动付出。我要反对的,是以牺牲个体为代价,去弥补规则和制度的漏洞。比如所谓的好人榜,在那个榜上,你能看到上榜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以人的形象出现,他们的故事呈现出来的,大多是一个受难者、被虐者,而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好人的名号,让他们身披金光,但一道道金光背后,却是亟待解决的一个个黑洞。
我一直认为,好人跟坏人总是相伴相生,世上哪里有好事,哪里就一定有坏事;哪里有牺牲,哪里就一定有索取。遗憾的是,当我们深陷于好人带来的感动和震撼时,从不会多问一句,为何他要这样?他必须这样吗?就像多年前,我跟姐姐抢鸭腿,姐姐做了好人,我做了恶人,但在事情的背后,真正的问题却是我父母没有定下一个明确的规则。他们没有说,一人一个,另一个吃完了,不准再抢。他们更没有说,你们姐弟之间可以互相让,但我们不提倡,因为这事已经很公平了。其实当一切公平时,本来就无所谓让不让、退不退步,毕竟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谁也不愿做那个自私者,就算别人主动让,也没人敢接。因为你怎肯承认,自己的道德水平不如他人?你怎肯在一切都已满足的情况下,还戴上“不守规则”“贪婪”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