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首批437具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得以回家 1950年,薛英杰、任红举等像花一样年轻的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战场 志愿军战士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对手,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数年后,有些英雄儿女回来了;有些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异国那片陌生的土地上 创作源起2018年,导演宋坤儒和有关部门合作一个以英雄为主题的宣传片《崇尚英雄》 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宋坤儒接触到了一些志愿军老战士,他们身上的故事、精神打动了他,与他们交谈,几度落泪 于是,他决定拍摄一部以志愿军老战士为题材的纪录片,用摄像机记录下这些老人的面孔,并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采访过程身边的朋友得知宋坤儒准备做这样的作品的时候,都发动政府民间的各种力量帮他寻找采访对象 在寻找采访对象时,宋坤儒决定多找基层战士 他认为虽然基层战士可能没有显赫的功勋,但正因为有了这些普通战士才构成整个战争的胜利 宋坤儒的筛选标准是:老人一定要亲身经历过抗美援朝;他们的故事要有天然的戏剧性;老人的身体健康,思维、谈吐和情感表达能力较好;老人的讲述能人带来正能量和情感共鸣 宋坤儒不是专业的纪录片导演,因此在采访时没有预设什么问题,基本上是请老人讲讲抗美援朝的故事,然后老人开始讲述,剧组一般不在中途打断 之所以想把采访做成纪录片在影院放映,也是源于宋坤儒想把他在采访现场听老兵讲述时的现场感和沉浸感传递给众 就这样,他前前后后陆续采访了五十多位老兵,最终呈现在纪录片中的有26位 其中,年纪最小的85岁,最大的98岁 任红举任红举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文工团汤重稀汤重稀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文工团郭瑞铮郭瑞铮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卫生队薛英杰薛英杰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司令部王仁山王仁山 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第2分部汽车1团2连李维波李维波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第4团1连2班雍卫太雍卫太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4师130团王贯三王贯三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79师包月禄包月禄志愿军68军302师607团1营3连那启明那启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12师34团林炳远林炳远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29师86团9连金东辉金东辉 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6师347团刘素谦刘素谦 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政治部熊朝瑞熊朝瑞中国人民志愿军工程兵12团白清林白清林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9师357团7连易如元易如元 志愿军193师579团高射机枪连周全弟周全弟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尹志云尹志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叶士礼叶士礼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189师566团孙德山孙德山东北军区警卫2团4连叶发坤叶发坤志愿68军204师611团1营3连谈学贤谈学贤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2师214团7班周有春周有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23军67师炮兵营马世勋马世勋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1分部4大站周继成周继成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机炮连唐章洪唐章洪志愿军15军45师125团82迫击炮连井水清、刘仕儒、黄威、饶晓志、马中骏、常洪松、陈盼盼陈志国、黄威、路达(制片主任)、张先波(制片主任)、王志刚(制片主任)、邱文翰(制片主任)、郑诗恒(执行制片人)宋坤儒宋坤儒、李牧黄玉坤、邝文钧、马小野、陈晨、韩金江辛娜钱冷冷(剪辑顾问)、李牧(剪辑指导)、杨鸥李梦蝶威龙、向龙、何超吴凯鑫演职员表参考资料任红举任红举演员任红举任红举配音-汤重稀的战友,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1师文工团文艺兵,17岁时跟随文工队参加抗美援朝,被战友们称为“小北京” 他开朗幽默、机智勇敢,才华横溢 在朝鲜,他曾见证了惨烈的牺牲;曾趁着夜色潜入敌营为挨饿的战友们带回热年糕;也曾为牺牲的战友写下诗歌 汤重稀汤重稀演员汤重稀汤重稀配音-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文工队的手风琴演奏者 年轻时他的梦想是战争结束后到高等音乐学府进修,成为手风琴家 但是,一次在遇到敌人的飞机轰炸时,他把手护在胸前,却恰恰被炸掉了右手 薛英杰薛英杰演员薛英杰薛英杰配音-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司令部军医 他曾经答应把战友遗骸带回国,可是当时的战争环境不允许,这成为他最内疚的事情 数十年后,他依然能清晰地画出他给战友埋骨的地图 包月禄包月禄演员包月禄包月禄配音-《奇袭白虎团》里鲍玉禄的原型 他在战场上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在著名的奇袭“白虎团”战斗中冲锋在前,夺下美军“白虎团”团旗 周继成周继成演员周继成周继成配音-在上甘岭战役中带领战士们占领了敌人的五个地堡、压制了敌人的七次反攻,主动请缨掩护黄继光等执行炸碉堡任务 他所在班共12人,战后仅剩3人 孙德山孙德山演员孙德山孙德山配音-志愿军战士、通讯员 身体硬朗、个性顽强,90多岁仍能骑车往来于田间 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修建了抗美援朝展览馆,用以祭奠牺牲战友的英灵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曲名作词作曲演唱《197653》肖顺尧、刘晓东冯宣元肖顺尧《那些人儿》朴树闫光宇小石头和孩子们导演宋坤儒原计划买20分钟的战争素材画面(每分钟7万元),但由经费有限,最终只买了3分钟 该片主创人员听了薛英杰老人的故事后,帮他在沈阳烈士陵园寻找是否有战友“贺殿举”的名字,终于在刻着19余万个名字的碑上找到了贺殿举 但遗憾的是,当他们想把消息反馈给薛爷爷的时候,老人已经去世了 宋坤儒在网上搜索有着抗美援朝老兵的信息时,发现了任红举老人,但老人一开始不愿意接受采访 宋坤儒从拉家常开始做起 任红举与宋坤儒正好是北京老乡 宋坤儒的诚意最终打动了任红举,他终于愿意跟剧组敞开心扉 获奖时间颁奖方奖项获奖方结果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获奖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1950他们正年轻》获奖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文献类推荐作品《1950他们正年轻》获奖2021年7月5日,该片曝光一批剧照,宣布定档8月20日上映 7月9日,该片曝光“正年轻”版手绘海报 7月27日,该片宣布从8月20日改档9月3日,并曝光首款预告片 8月2日,该片发布了一款观影倡议海报 8月23日,该片发布终极海报和一支预告片 8月24日,该片发布特辑 8月26日,该片在北京举办媒体看片会 8月28日,该片在北京举行点映活动 9月1日,该片发布了一支明星观影倡议特辑 9月2日,该片发布薛英杰个人特辑 9月3 日,该片发布汤重稀个人特辑 9月5日,片方宣布将截至当天00:34的归属于片方的全部票房收益——22 7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具备国家法定资质的帮扶志愿军老兵公益组织 9月10日,该片发布导演采访特辑 9月13日,该片发布导演呼吁特辑 9月24日,该片发布MV《那些人儿》 9月29日,该片发布片尾片段 9月30日,该片发布MV《197653》 2022年8月7日,影片独家观影会在奥克兰New Market Event电影院成功举行 作为一部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普通士兵作为表现对象的纪录片,该片对准的是宏大之下的“历史的一角”,打破了观众脑海中预设的、常规的战争纪录片的拍法,不遵循时间线的先后承继叙事,哪怕观众并不十分熟悉战略战场、兵力配置,也可以仅凭“情感”进入纯影像叙事所建构的情境中 创作者用平民化的视角结构整部影片,以情绪为音符,柔和地引入,温和地奏出,安静地过渡,但也很快带入令人惊奇的情绪对比 (《文汇报》评)该片通过抢救式的拍摄,挖掘和记录老兵们的记忆,充分发挥个体记忆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战争给老兵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和命运转变,彰显“每一个人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主题,也让抗美援朝这段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有了独特的角度和温度 特别是当片尾字幕缓慢滚动上升之时,老兵们在左边的小画框中再次现身,表达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和平的期盼以及国家的祝福时,影片的情感基调至此发生了变化,由缅怀烈士的哀思转化为正面积极的乐观昂扬 恰恰是这些普通战士身上所传递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动观众,引发共情,并顺理成章地实现了电影的精神导向功能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郑宜庸评)该片选择了一种质朴的方式来书写历史,这种经由受访者道出的历史细节是珍贵的,让人动容的 影片中的青春颂歌是热血铸就的,对于和平年代的观众来说,震撼而沉重 通过老兵详尽的回忆,观者也会不同程度地形构出一种极限境遇下关于生命和人性的认知与想象,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残酷,另一方面也捕捉到了战争中的人性细节 该片在个别细节处理方面还有一些遗憾,这对影像的质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解 影片中有大量的影像资料,但几乎都未标明来源和出处,多次出现的照片墙,有合影、有特写,也未交代,这种符号化的方式会削弱影片本身的记录效果,如果加上来源与出处,真实的力量会更加震撼 片中采访者少有的几次提问,使得声音参与到文本的表述中,但并没有为这种表述助力 采访者并未完全融入受访者营造的历史语境中,这会连带着观众一并出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路春艳评)该片避免了浅薄地渲染苦难,更没有落入为了追求情绪感染而生硬煽情的尴尬误区 影片能表现出这样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摄影机对于陷入历史回忆的讲述者始终保持着真诚的尊重、理解与敬意 与此同时,影片并没有工具化地利用老人们的哀戚面容,没有任何一次镜头的跟进去夸大伤感 相反,影片有明确而精湛的艺术自觉,交叉接入富有象征意义和悠远内涵的其他场景,形成准确而有效的画面呼应,进一步加在了影像的意蕴空间 影片中那些看似寻常的众鸟高飞辽远空镜,以及白雪落在苍茫大地上的后期特效画面,配上精工演绎的乐曲和音效,卓有韵味地编织起回忆战争、重述历史的艺术化节奏 遍布噪点的资料片画面也因此重新焕发出神采,再度成为感染观众的品格力量 (《大众电影》评)